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Python 线程同步
阅读量:403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5-24

本文共 443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4 分钟。

PYTHON和JAVA的线程同步的实现

这篇文章本来只想写python的线程同步,不过因为之前有JAVA线程同步的经验,所以也温故知新下。个人mark下,很基础的知识,大牛绕过。文中部分知识点非原创。

JAVA线程同步的实现:synchronized,wait(),notify 

wait和notify是基于最底层的object基础类,每个对象都有notify和wait的功能。因为他们是用来操纵锁的,而每个对象都有锁,锁是每个对象的基础,既然锁是基础的,那么操纵锁的方法当然也是最基础了。

wait()允许我们将线程置入“睡眠”状态,同时又“积极”地等待条件发生改变.而且只有在一个notify()或notifyAll()发生变化的时候,线程才会被唤醒,并检查条件是否有变。wait可以设置时间,如wait(1000),以毫秒为单位。

以下为例:

synchronized(obj) {while(!condition) {obj.wait();}obj.doSomething();}

当线程A获得了obj锁后,发现条件condition不满足,无法继续下一处理,于是线程A就wait()。

在另一线程B中,如果B更改了某些条件,使得线程A的condition条件满足了,就可以唤醒线程A:

synchronized(obj) {condition = true;obj.notify();}

补充说明:

# 调用obj的wait(), notify()方法前,必须获得obj锁,也就是必须写在synchronized(obj) {…} 代码段内。

# 调用obj.wait()后,线程A就释放了obj的锁,否则线程B无法获得obj锁,也就无法在synchronized(obj) {…} 代码段内唤醒A。

# 当obj.wait()方法返回后,线程A需要再次获得obj锁,才能继续执行。

# 如果A1,A2,A3都在obj.wait(),则B调用obj.notify()只能唤醒A1,A2,A3中的一个(具体哪一个由JVM决定)。

# obj.notifyAll()则能全部唤醒A1,A2,A3,但是要继续执行obj.wait()的下一条语句,必须获得obj锁,因此,A1,A2,A3只有一个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,例如A1,其余的需要等待A1释放obj锁之后才能继续执行。

# 当B调用obj.notify/notifyAll的时候,B正持有obj锁,因此,A1,A2,A3虽被唤醒,但是仍无法获得obj锁。直到B退出synchronized块,释放obj锁后,A1,A2,A3中的一个才有机会获得锁继续执行。

锁是和对象相关联的,每个对象有一把锁,为了执行synchronized语句,线程必须能够获得synchronized语句中表达式指定的对象的锁,一个对象只有一把锁,被一个线程获得之后它就不再拥有这把锁,线程在执行完synchronized语句后,将获得锁交还给对象。
在方法前面加上synchronized修饰符即可以将一个方法声明为同步化方法。同步化方法在执行之前获得一个锁。如果这是一个类方法,那么获得的锁是和声明方法的类相关的Class类对象的锁。如果这是一个实例方法,那么此锁是this对象的锁。

 

常用的方法:    

wait()是使持有对象锁的线程释放锁;
wait(long)是使持有对象锁的线程释放锁时间为long(毫秒)后,再次获得锁,wait()和wait(0)等价;
notify()是唤醒一个正在等待该对象锁的线程,如果等待的线程不止一个,那么被唤醒的线程由jvm确定;
notifyAll是唤醒所有正在等待该对象锁的线程.
在这里我也重申一下,我们应该优先使用notifyAll()方法,因为唤醒所有线程比唤醒一个线程更容易让jvm找到最适合被唤醒的线程.

1.有synchronized的地方不一定有wait,notify

2.有wait,notify的地方必有synchronized.这是因为wait和notify不是属于线程类,而是每一个对象都具有的方法,而且,这两个方法都和对象锁有关,有锁的地方,必有synchronized。

PYTHON线程同步的实现:Thread对象的Lock和Rlock实现简单的线程同步

当然也可以自己来实现一个锁,还有一种利用了队列的特性,来实现同步,对我来说,以下这个方法已经足够满足我的需求了,而且是我熟悉的方式,很方便。

  使用Thread对象的Lock和Rlock可以实现简单的线程同步,这两个对象都有acquire方法和release方法,对于那些需要每次只允许一个线程操作的数据,可以将其操作放到acquire和release方法之间。如下:

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class mythread(threading.Thread):    def __init__(self,threadname):        threading.Thread.__init__(self,name=threadname)    def run(self):        global x        lock.acquire()        for i in range(3):            x=x+1        time.sleep(2)        print x        lock.release()lock=threading.RLock()t1=[]for i in range(10):    t=mythread(str(i))    t1.append(t)x=0for i in t1:i.start()运行结果如下:36912151821242730

而如果我们把acquire()和release()去掉,结果就不同了:
30303030303030303030
这是因为每个线程执行后在打印出x之前都要休眠2秒钟,所以在这个过程中,每个线程都被执行了,所以等到休眠结束,打印出的X的值自然就是经过多次运算以后的X的值了。
而第一次,我们把全局变量X放到了acquire()和release()之间,python解释器每次回只允许一个线程对x进行操作,只有这个线程结束对其操作并且休眠结束打印出来以后,才允许下一个线程对x操作,所以输出的X是每次递增的,而且用时间也是比较长的。

我自己是用这个程序测试的:

#!/home/oracle/dbapython/bin/python# -*- coding: utf-8 -*-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import randomclass mythread(threading.Thread):    def __init__(self,threadname):        threading.Thread.__init__(self,name=threadname)    def run(self):        global x        while 1:            time.sleep(random.randint(1, 3))            lock.acquire()            for i in range(10000):                x=x+1            print self.getName,"result:",x            lock.release()lock=threading.RLock()t1=[]for i in range(10):    t=mythread('thread'+str(i))    t1.append(t)x=0for i in t1:    i.start()

输出结果如下,可以看到线程完全是随机执行的,但是实现了同步:

> result: 10000
> result: 20000
> result: 30000
> result: 40000
> result: 50000
> result: 60000
> result: 70000
> result: 80000
> result: 90000
> result: 100000
> result: 110000
> result: 120000
> result: 130000
> result: 140000
> result: 150000
> result: 160000
> result: 170000
> result: 180000
> result: 190000
> result: 200000
> result: 210000
> result: 220000
> result: 230000
> result: 240000
> result: 250000
> result: 260000
> result: 270000
> result: 280000

如果将LOCK去掉后,再看看情况,发现连print的结果都串到一起了:

> result: 10000
> result: 20000
> result: 30000
> result: 41012
> result: 46454
>
> result: 49583result: 49583
> result: 59955
> result: 67112
> result: 75509
> result: 79509
> result: 84812
> result: 94812
> result: 104812
> result: 114812
> result: 127309
> result: 130577
> result: 134481
> result:
> result:142885 142885
> result: 145033
> result: 155033
> result: 166833
> result: 173080

参考自:

转载地址:http://kphbi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JSP 获得项目所在物理路径
查看>>
只能看不能改的Select
查看>>
'umi' 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
查看>>
Jetty 和 Tomcat 之争,到底孰强孰弱
查看>>
Tomcat 的类加载机制与 JVM 有何不同
查看>>
高并发之限流算法:计数器、漏桶、令牌桶
查看>>
Tomcat 之 server.xml 优化配置
查看>>
消息中间件:谈一谈 RocketMQ 的技术架构
查看>>
微服务统一认证,OAuth2 的认证流程
查看>>
Dubbo性能有多强,来看下官方的性能测试报告
查看>>
Kafka的常用使用场景:从初级到高级,你用到了几个
查看>>
阿里技术团队推荐:Dubbo 服务化最佳实践
查看>>
Nginx 限流常用模块:限制并发和IP访问频率
查看>>
OpenResty 高性能服务器,单机可达10K
查看>>
RocketMQ的十二个特性,你都知道吗「上」
查看>>
RocketMQ的十二个特性,你都知道吗「下」
查看>>
一文搞懂RocketMQ最常见的16个基本概念
查看>>
Intellij IDEA启动优化,让开发的感觉飞起来
查看>>
玩转Java高并发?请先说明下并发下的惊群效应
查看>>
轻松搭建Redis 5.0集群环境,只需十分钟
查看>>